东华大学纺织化学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再生说:“众多品类中在科研方面革新最快、技术最成熟的是运动休闲类面料,这也是本届大赛中休闲类面料激发出评审团队一系列的跨界搭配想法的主要原因,因为它们的技术创新并且运用熟练,技术的成熟度很重要。”
原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穆爱勤也认为,科技创新要把握适度原则,可靠性是一个关键因素。“很多企业在技术革新方面投入很大,研发频率过高、速度过快,导致新技术、新产品并不能完全交给企业和市场来验证,新产品的投放周期太短,导致技术不够成熟。”她说:“技术的成熟性很重要,目前面料企业亟须完成的任务,是把现有的新技术进行更充分地挖掘,提高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度。同时,把现有的、已经成熟的技术运用到极致。”
厦门凤飞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曾凤飞说:“一块有气质的面料就是成功的面料,气质并不只有高贵奢华一种,我们的大赛、我们的行业追求的是高中低端都覆盖,每一个档次的服装品牌都能找到与定位最相符的,在成本范围内最时尚的、最有质感的面料,每个档次都要做出精品。对于我来说,本届最大的惊喜和受益之处就是我在参赛作品中找到了很多平价的好东西,虽然还没有实现普遍性和系列感,但是已经能够感受到一些企业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InternationalColor Forecasting Group主席OrnellaBignami也反复谈及系列研发的重要性:“本届参赛作品中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都是单一产品,让人感觉很孤单,单品没有系列化、体系化,没有更多让设计师有可用空间的变化。欧洲面料行业与中国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面料的体系化、系列化研发,以某个工艺技术、混搭创意、色彩花型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做出一个系列,整个系列有统一的主题,同时却有上百种变化,这样对于下游服装企业的启发性更大,同时每个系列可以通过技术和面料的变换,覆盖多个档次,真正地实现体系化发展。这一点也是中国面料企业进一步升级的一个新角度。”